本文目录一览:
欧洲鹅耳枥介绍
欧洲鹅耳枥是一种喜阴的树种,喜欢适度肥沃的土壤和中等湿度的水分,具有开阔的根部系统。对炎热和干旱的气候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耐修剪,耐瘠薄。
欧洲鹅耳枥,桦木科鹅耳枥属,乔木,拉丁名:Carpinus betulus。是一种原产于西亚和中欧、东欧和南欧包括英格兰南部的树种。现广泛应用分布于欧洲、小亚细亚和伊朗地区。作为西方常见的观赏苗木之一,有耐修剪的特性。
帚状欧洲鹅耳枥,是欧洲鹅耳枥的一个园艺品种,因树冠窄如笤帚而得名。
学名:Carpinus L.。榛科。本属40余种,分布于欧洲,东亚至喜马拉雅地区,北美及中美。中国30余种,产东北、华北、西南、华中、华东及华南。落叶乔木。芽鳞多数。单叶互生,具重锯齿,稀单锯齿;羽状脉。
桦木科 Betulaceae 鹅耳枥属 Carpinus 山毛榉目被子植物 下图为 欧洲鹅耳枥 Carpinus betulus 具光泽纹理略斜;结构细而匀;质重硬;强度高;干缩大。
全球仅存一颗的树,堪比大熊猫,就在浙江普陀山
在这著名的佛教圣地——普陀山,有一种植被因其濒临灭绝而独树一帜,目前全球仅存一株,其濒危性不亚于国宝大熊猫。
而且雌雄花的分布也有不同,雌花主要分布在树顶和树中,雄花分布在树中和树的下端,底部的雄花基本不能授粉,这又降低了授粉的成功率。
年的某天,我国植物分类学家钟观光教授来到了浙江舟山普陀山风景区,欣赏美景的同时再看看这里的植物长势如何,突然,钟观光教授发现了一棵从未见过的树木,此树十分高大,目测树高超过10米,树龄在200年左右。
除了这个家喻户晓的稀有动物,还有一种植物,比大熊猫还要珍贵,在全球范围内仅有一株,只有在我国的浙江才能够见到,这种植物叫做普陀鹅耳梗。
曾经,在中国浙江地区有这样一颗特殊的树,它被誉为是全世界最珍贵的树,在整个地球范围内,这种树也仅仅只有一株。现如今,为了对这棵树进行更好地保护,我国也派出了专人对其进行看管。
因为是在普陀山发现的这颗珍贵植株,于是园林学家郑万钧教授给它起名为普陀鹅耳枥。并且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专家欣喜的发现这颗树木竟是世界上仅存的唯一一颗普陀鹅耳枥野生树植。
鹅耳枥的外形有哪些特点?
外侧基部无裂片,中裂片先端圆或钝,外侧边缘具不规则的齿牙状疏锯齿,内侧边缘近全缘,直或微呈镰形。小坚果卵圆形,长5-6毫米,无毛,具数肋。根系发达,具有耐旱、抗风等特性。
树皮平滑;芽顶端锐尖,具多数覆瓦状排列之芽鳞。单叶互生,有叶柄;边缘具规则或不规则的重锯齿或单齿,叶脉羽状,第三次脉与侧脉垂直;托叶早落,稀宿存。
花为黄绿色柔荑花序,初夏时开放,雌雄同体,靠风授粉。果实为7-8毫米长的坚果,有3浅裂的绿色苞片包裹,后变为黄褐色,集成柔荑果序下垂,果实在秋季成熟。
普陀鹅耳枥为桦木科,而鹅耳枥则是属于乔木。整体的树皮呈现灰色,小枝干则是棕色。整体的树叶偏厚纸的质感。树叶形状多为椭圆形或者是宽椭圆形。树叶的正反两面都有着柔毛包裹,形状小巧可爱。